P
产品中心
RODUCTS CENTER
网站首页 - 技术文章 - 国产高频压力传感器的介绍

国产高频压力传感器的介绍

发布时间:2025-07-22点击次数:597次

国产高频压力传感器近年来发展迅速,在多个领域逐步替代进口产品,性能不断提升。选择国产高频压力传感器时,需要重点关注其固有频率、响应时间、量程、精度、封装形式、耐温性、输出信号类型以及适用的介质等参数。

637644463402190145305.jpg


主要技术路线及其特点(适用于高频测量)

  1. 压阻式:

    • 原理: MEMS硅芯片上扩散或溅射电阻,压力导致芯片形变,电阻值变化(惠斯通电桥)。

    • 高频特点: MEMS结构本身可以做得很小很轻,固有频率高(可达MHz级),响应时间快(微秒级)。是目前高频动态压力传感器的主流技术。

    • 优势: 技术成熟、成本相对较低、易于小型化和批量化生产、输出信号大。

    • 劣势: 对温度敏感(需温度补偿),在温度(>150°C)或强腐蚀环境下可能需要特殊封装或保护。

  2. 压电式:

    • 原理: 利用石英、陶瓷等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,压力产生电荷。

    • 高频特点: 固有频率非常高(可达数百kHz甚至MHz),响应时间极短(纳秒级),特别适合测量瞬态冲击波、爆炸压力等超高速动态压力。

    • 优势: 超高频响应、高刚性、耐高温(某些材料)。

    • 劣势: 只能测量动态压力(无法测静态),输出信号小(需要高阻抗电荷放大器),对安装要求高(需确保良好接触),成本较高。

  3. 电容式:

    • 原理: 压力改变电容极板间距或面积,引起电容变化。

    • 高频特点: 灵敏度高,功耗低,理论上动态响应可以很好(取决于结构设计)。

    • 优势: 低功耗、高灵敏度、对温度不敏感。

    • 劣势: 输出信号非线性(需复杂电路处理),易受寄生电容和电磁干扰影响,在要求高频率响应的应用中通常不如压阻或压电式普遍。

  4. 光学式:

    • 原理: 利用压力引起光路参数(强度、相位、波长等)变化进行测量。常见有光纤布拉格光栅、光纤法珀干涉。

    • 高频特点: 理论上带宽非常高(GHz级别),响应速度快。光纤本身无电信号,不受电磁干扰。

    • 优势: 本质安全、抗强电磁干扰、耐高温高压、可长距离传输、可复用(分布式测量)

    • 劣势: 系统相对复杂(光源、解调设备),成本较高,解调速度可能限制实际有效带宽。

选择国产高频压力传感器的关键考虑因素

  1. 固有频率: 传感器本身能够响应的最高频率。必须远高于被测压力的最高频率分量(通常建议3-5倍以上),否则会产生共振失真。

  2. 响应时间: 传感器输出从阶跃压力输入的10%上升到90%所需的时间。时间越短,响应越快。

  3. 量程: 测量范围上限。

  4. 精度: 包含非线性、迟滞、重复性、温度影响等的综合误差。

  5. 工作温度范围: 传感器能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。

  6. 介质兼容性: 传感器膜片材料是否与被测介质兼容(腐蚀性、粘稠度等)。

  7. 封装与安装: 安装方式(螺纹、法兰、齐平膜等)对高频响应影响极大。齐平膜安装能避免腔室效应,是高频测量的选择。安装扭矩、密封件等也需严格按照规范。

  8. 输出信号: 电压输出(如0-5V, 0-10V)、电流输出(4-20mA)、电荷输出(压电式)、频率输出或数字输出(如I2C, SPI)。高频应用中,低噪声、屏蔽良好的电缆和连接器至关重要。

  9. 供电: 恒流源供电还是恒压源供电。

  10. 环境适应性: 抗振动、抗冲击、防护等级(IP等级)等。

重要提示

  • 动态校准: 高频传感器的静态校准(如压力标定)无法反映其动态性能。进行动态校准(如激波管、落锤液压动标装置)对于验证其高频响应特性至关重要。

  • 安装与信号调理: 不正确的安装(如使用过长的引压管、未对齐、密封不当)会严重劣化高频响应。选择合适的信号放大器(尤其是压电式需要电荷放大器)和低噪声屏蔽电缆是保证信号质量的关键。

  • 共振与阻尼: 了解传感器的共振频率,在实际应用中应避免激励此频率。有时需要引入适当的阻尼来抑制共振峰,但会牺牲一些高频响应。

  • 国产替代趋势: 国产高频传感器在性能上正在快速追赶先进水平,尤其在压阻式动态传感器方面已有很多成功应用。在成本、供货周期、定制化服务方面通常具有优势。但在最严苛的应用(如部分航空航天、严苛高温高压),国际品牌可能仍有优势。

总结

国产高频压力传感器,特别是基于MEMS压阻技术(如昆山双桥)和光纤传感技术(如北醒光子、星秒光电)的产品,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工业、科研领域的高频动态压力测量需求。在选择时,务必明确应用需求(频率范围、压力、温度、介质、环境等),仔细对比不同厂商产品的核心参数(固有频率、响应时间、精度等),并高度重视正确的安装和信号处理环节。对于要求高的应用,建议进行动态校准。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,国产高频传感器的性能和可靠性将不断提升,应用范围也将越来越广。


  • 邮箱:980349543@qq.com
  • 技术支持:仪表网
主营产品:智能压力传感器,数据采集仪器,欢迎来电咨询。
版权所有©2025 成都科大胜英科技有限公司